“紅色文化”傲淩霜,擎天之柱由此始
文化自信,就是對於自我文化效能的確認感。大凡行為主體都有一定的文化,也都有預定的行為目標。當一個行為主體求實地認定自身擁有的文化能夠保障實現預定目標的時候,它就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文化自信。近年來,我們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說要始終堅信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擁有的文化是先進的,是世間罕有的好東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慧源泉。
那麽,我們國和人民擁有哪些文化呢?一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即列祖列宗留給我們的有益文化;一種是我們人民創造的文化,即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常我們統稱為紅色文化。
這兩種文化雖然不同,但在發揮效能時,卻並非彼此孤立的二元存在,而是統一於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社會實踐之中的。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經黨和人民實踐的創造性轉化,也就脫胎換骨,變成了紅色文化。比如“實事求是”,原本是《漢書》作者班固稱贊河間王劉德的話,意思是說劉德在古籍整理方面不尚浮辯、嚴謹紮實,但是到了中國共產黨人這裏,則被作出全新的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頁)
由此,這一詞語也就▲從特指“修學好古”的學風上升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國家領導人在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精神價值之後,又著意歸結強調:“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這樣的嚴謹論述,充分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文化觀。
因此,可以說,文化自信,歸根結底是對紅色文化的自信,或者說紅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撐,換言之,紅色文化越蓬勃發展,我們對我們的文化就會更加忠誠。(田中玉)
文化自信,就是對於自我文化效能的確認感。大凡行為主體都有一定的文化,也都有預定的行為目標。當一個行為主體求實地認定自身擁有的文化能夠保障實現預定目標的時候,它就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文化自信。近年來,我們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就是說要始終堅信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人民擁有的文化是先進的,是世間罕有的好東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慧源泉。
那麽,我們國和人民擁有哪些文化呢?一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即列祖列宗留給我們的有益文化;一種是我們人民創造的文化,即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通常我們統稱為紅色文化。
這兩種文化雖然不同,但在發揮效能時,卻並非彼此孤立的二元存在,而是統一於推動中國發展進步的社會實踐之中的。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經黨和人民實踐的創造性轉化,也就脫胎換骨,變成了紅色文化。比如“實事求是”,原本是《漢書》作者班固稱贊河間王劉德的話,意思是說劉德在古籍整理方面不尚浮辯、嚴謹紮實,但是到了中國共產黨人這裏,則被作出全新的解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頁)
由此,這一詞語也就▲從特指“修學好古”的學風上升為我們黨的思想路線。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國家領導人在闡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精神價值之後,又著意歸結強調:“我們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這樣的嚴謹論述,充分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文化觀。
因此,可以說,文化自信,歸根結底是對紅色文化的自信,或者說紅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撐,換言之,紅色文化越蓬勃發展,我們對我們的文化就會更加忠誠。(田中玉)
為您推薦